愛因斯坦自嘲數學不濟,但他在德國唸書時,成績表上數學和物理都拿了 6 分,6 分是滿分!
牛頓和數學家 Leibnitz 更不用說,他們自己就發明了微積分。
現代電腦之父馮紐曼 (John von Neuman, 1903 - 1957),8 歲已懂微積分,6歲時,就能心算 8 位除數,23 歲取得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學位。
物理學家費曼(Richard Feynman, 1918 - 1988),自小已是科學頑童。15 歲就已掌握了微積分的應用。13 歲時,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微積分的書自學,還訛稱替自己父親借閱。
不過,這些例子都比較極端。作為一個普通人,我還是到高中才認識這樣奇妙的東西。
話說中學時代,學校分了數學和『附加數學』兩科。附加數學專教一些比較高深的數學方法,例如:複數 (complex number)、二次曲線 (conic section)、極限 (limit) 和微積分等等。但並非每個同學也有機會學習的,自己未開竅,資質也欠佳,便注定機會落空。
已升到中四,附加數沒有自己份兒,作為理科生,很不是味道。當時有個想法:連 science 和 engineering 的基本裝備,自己也沒有,往後到了預科和大學時,怎麼辦?
決定自修。那年,已經 16 歲。
當時最流行的附加數教科書,是一本叫『Text on Additional Mathematics』的書。大約 A5 大小,厚厚的一大本,典型的教科書,枯燥兼乏味。
找來這本書,讀了一段日子,微積分的部分已開始有點眉目,但它和其他數學分枝的關係,仍是一頭霧水。雖然開始懂得做書裡面的習題,但香港出版的為考試而寫的教科書實在悶得透頂,所謂『淡出個鳥來』。
當年是中四,教數學的老師已換了人,再不是中三那一個。這個老師姓何,我們都 nickname 他做『何佬』。
『何佬』的造型,有點似一個高瘦的中年低級公務員,樸實的裇衫西褲和白襪,冬天會加件外套。印象中,那條西褲是有點『吊』腳的。
他其實是百份百的好人,幾乎你問他的,都傾囊相授。但因為中學生一般都很惡教,所以有時他會扮『寸』,對那些自以為是又說話多多的同學,揶揄一番。但有時又因為和學生玩得太投契,以致被人整了也懵然不知。有次水運會,在觀眾席上,親眼目睹有人在他背脊上貼了『徵婚』兩個大字!
何佬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示範之作,是有次數學堂時,他站在黑板前講書。題目是一條幾何問題,都是證明這個角等於那個角,最後要計出一個角或一條邊等於多少等等。
正當他要導出最後那幾行演算時,黑板上已盡是些三角函數的組合:
但馬上他便可以寫下去:
坐前排看得清楚的,早已紛紛『嘩嘩』聲。就連數學成績較好的,也不禁露出佩服的表情。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?
為釋大家的疑慮,何佬忙說道:『唔係唔係 ...... 嗱,只要大家也記著這兩個三角型便成了。』隨即在黑板上劃了幾筆:
就這樣,sin、cos 和 tan 30、45 及 60 度便一目了然。
這次之後,我發現兩件事:
1) 他有一些比較 advance 的祕技沒有教我們;
2) 他肯定可以把 10 以內所有整數的平方根也倒背如流,而且準確到小數點後 3 個位。
記得那年的暑假,我在外公外婆家中渡過。暑假之後,我也把 10 以內的平方根背熟了,是小數點後 9 個位。
有一次,何佬知道我們想自學微積分,對我們說:『你們放學後到水街吧,那裡有間書光鋪(按:即書店),有本叫 Teach Yourself Calculus,10 蚊有找。』
我想:『不用 10 元便有一本很好的微積分書?不會吧。』
放學後,我真的跑到那間『書光鋪』去,一問之下,老闆立即拿了那本『Teach Yourself Calculus』出來給我,盛為港幣 $8.9。
$8.9 一本數學書,全新,輕飄飄的。
回家把書翻開來一看,作者 P. Abbott,英國印刷,第一版竟是 1940 年。那是德軍打英國的二戰時代。這本書肯定是戰爭時期克難中的產物。再看目錄,裡面有函數、極限、微商、三角函數的微分等等比較基本的東西。再下去是指數函數、雙曲函數、標準積分、定積分、面積、體積和曲線的計算等等。但最令我驚喜的是最尾幾章還包括了積分在力學上的應用、偏微分,泰勒級數 (Taylor Series),還有到預科才學到的微分方程式。
再翻開內文,淺易的英文,排版也尚算令人舒服。整體的感覺,是這本書不會因為一個問題或概念太顯淺而輕輕帶過。它會帶你由最最基本開始,很 fundamental 的東西,直到你明白那個技巧是怎麼一回事為止。沒有浮誇的評述,亦不會事事故作神秘。不會沉悶,是趣味之作。
非常好的入門書。
到今天,我還保留著這本 Calculus 的入門書,雖然已經讀懂了裡面的東西,但偶爾也會拿來翻一翻,回味一下裡面的想法和邏輯。
記得有一次,我打電話問何佬,如果要對 e 函數求微分,但要用 first principle,應該怎麼辦。他在電話裡想了一想,隨即便由頭到尾演繹一次給我聽。
不論你何時問他,他總會有個答案。
3 則留言:
好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實在太大大大大大大...
記得我中學時候, 雖然沒打算修理科, 但卻接連在初中和會考的五年裡遇上兩位好的數學老師, 教會我代數和幾何等文科女生視之為畏途的題目.(雖然到現在我還搞不懂probability, 為何一時要乘一時又用加...)
而且他們的人品都很好, 也教曉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.
中學時代, 真回味呢.
是啊,我相信大部份人最回味的歲月,都莫過於中學時代。上了大學,沒有人管束,師生關係反倒變得疏離了。學生和教授的話題,來來去去都是些學術上的東西,你想找個人給你來點人生道理,可能只有訓導老師了...
我想在唸博士學位的研究生跟教授們的關係是會密切一點。不過,這也是建基於博士論文的指導上哩。BBQ 可能就是他們惟一可以鬆一鬆、談天說地的時候吧。
或然率,計算上不太難但卻又充滿哲學意味的一個領域。你看看『薛丁格的貓』便略知一二了。有個很容易的方法去記什麼時候用乘法或加法:像擲骰子,你希望第一次是"3"而第二次是"6",那便用乘法:(1/6) x (1/6)=1/36;如果你希望第一次是"3"或者第二次是"6",那便用加法:(1/6) + (1/6) = 1/3。
「薛丁格的貓」???
你的方法好像很簡單, 重點在於是「而且」還是「或」兩個條件上, 對嗎? 怎麼中學時沒有人教曉我?? 只會說錢幣的公同字, 我老在想, 數學幾時變了擲毫遊戲了?
當時學或然率學得最好, 是那班懂賭馬的同學, 而他們對於數學其他領域都難以領略.
發佈留言